第123章 热心肠的村民(2 / 2)

现在的话,这种情况越来越少见了,现在的村民明显精气神好多了,每个人都可以维持一日三餐,不会饥一顿饱一顿的了。

而且,之前村民都是穿破布制成的衣服,因为实在是没有预算买衣服。

现在不一样了,都有新衣服穿了,与时俱进了。

这些进步,沈应淮和何昭月都看在眼里,两人也为这一个改变感到无比高兴。

何昭月已经把所有后续的情况处理完毕了,当即表示,“所有人不必担心,就算我们离开了,你们后面的日子也不会重蹈覆辙,跟之前一样过得那么苦哈哈的,我们已经安顿好了,过段时间,会过来一个好的县太爷,大家的生活会越来越好的。”

闻言,村民心里面悬着的大石子才放下了。

觉得何昭和沈应淮说真是极好的人。

明明跟村民没有任何关系,却能帮他们到这种地步。

像他们这样的好人,真的是不多见了。

毕竟一般有背景,有钱的贵家公子和夫人,可不会管村民这些鸡毛蒜皮的事,就算是村民饿死了,他们也不会看一眼,更别说是帮忙帮到这个份上了。

但是何昭月和沈应淮,恰恰是罕见的善心之人。

村民深知道,他们没有任何目的,只是单纯看不过去,由心而发的善良。

这种人,村民必须加以重视。

村民一个个热泪盈眶,大概是之前过得太苦了,现在被人这么对待,一瞬间感觉到好高兴。

有小孩子拉了拉何昭月的手,想跟她多亲近接触,当即用着奶声奶气的声音开口道,“姐姐,可不可以抱我一下。”

她点了点头,随即怀里面抱了一个长相可爱甜美的女娃娃。

老人更是拿了很多粮食出来送给他们,但是他们不愿意收下,毕竟他们可不缺粮食,这些都是村民的食物他们不能拿。

在老人的再三要求之下,最后,何昭月还是拿了几块玉米饼子。

这种玉米饼子是老人家自己做的,可香可好吃了,何昭月曾经吃过一次,非常喜欢这个味道,一直流连忘返。

而且这种玉米饼子制作的过程十分特殊,别的地方有卖的,但是没村民做得这么好吃。

因为何昭月特别喜欢,所以才收下几块。

老人看着何昭月,当即表示,“姑娘,这些饼子你拿着到路上吃,舟车劳顿,这些玉米饼子不仅仅可以缓解饥饿,而且还非常有营养。”

何昭月点了点头老人真的是推心置腹在关心她,让她感觉到内心流淌过一股暖流。

这种关心,好像家里面亲近的长辈对你的嘘寒问暖一样。

跟村民寒暄完,杨建提醒,“世子爷,夫人,差不多该出发了,不能耽误太长时间。”

两人点了点头,跟村民告别,村民见状,虽然舍不得,但是还是理智地让出道路,免得给她们增加麻烦。

路程遥远,何昭月刚开始还精神奕奕的,到了后面,明显有些犯困了,大概是路上太无聊了。